當前位置:首頁 |
|
|
|||||||
|
|||||||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新建鐵路杭紹臺線溫嶺至玉環段 地理位置:溫嶺和玉環市境內。 線路基本情況:本工程為設計速度目標值350km/h的雙線電氣化高速鐵路。項目位于浙江省溫嶺和玉環市境內,工程線路北自擬建杭紹臺鐵路溫嶺站引出后,向南經江廈省級森林公園西南側邊緣,而后折向東南于玉環市蘆蒲鎮設玉環站,正線長度37.673km。 建設內容與規模: ①正線工程:線路正線全長37.673km。;②配套工程:杭紹臺至甬臺溫上行聯絡線長度4.699km;動車走行線長4.393km。本工程設車站3處,其中新建車站2處(溫嶺西站、玉環站)、既有車站1處(溫嶺站),全線共設置橋梁19.258km/25座、隧道18.361km /15座、路基5.8km;本工程利用杭紹臺鐵路擬建的溫嶺牽引變電所為本線供電,不新建牽引變電所。 投資及工期:項目投資概算總額78.77億元。工程計劃2018年底開工,工期3年。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工程涉及江廈省級森林公園、漩門灣國家級濕地公園2處特殊及重要生態敏感區,涉及坑潘水庫水源保護區、箬坑嶺—李家山山塘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其中江廈省級森林公園、坑潘水庫水源保護區路段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工程均以隧道形式穿越該2處生態紅線,且未在紅線范圍內設置隧道口。 評價范圍內分布有噪聲環境敏感目標44處,振動環境敏感目標32處,電磁環境敏感目標30處。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施工期: (1)工程路堤填筑、路塹開挖、橋梁架設、隧道開挖、車站修筑等主體工程活動,以及取、棄土(渣)場、施工場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臨時工程行為,將造成地表擾動,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土壤裸露、原穩定體失衡,易誘發水土流失。(2)工程對林地、耕地、魚塘等的占用將使當地的農業、林業等受到一定影響。(3)施工中的挖土機、鑿巖機、重型裝載機及運輸車輛等機械設備產生的噪聲、振動會影響周圍居民區等敏感目標。(4)施工過程中的生產作業廢水,尤其是鉆孔樁施工產生的泥漿廢水,以及施工人員駐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會對周圍區域水環境造成影響。線路跨越河流、水體時,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體濁度增大。(5)施工作業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揚塵污染,主要來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開挖和運輸過程;燃油施工機械排煙、施工人員炊事爐排煙等也將影響環境空氣質量。(6)線路通過江廈省級森林公園、漩門灣國家級濕地公園,將對其地表植被、環境景觀產生一定影響;施工噪聲、振動對野生動物產生驚擾。(7)通過隧道洞內采取超前帷幕注漿防滲及堵漏等防護措施,不會影響坑潘水庫水源保護區、箬坑嶺—李家山山塘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正常蓄水。(8)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江廈省級森林公園、坑潘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隧道口均位于生態紅線外,工程建設不會引起其生態功能、面積、性質等的改變。 運營期: (1)對穿越江廈省級森林公園、漩門灣國家級濕地公園的線路形式、隧道洞口、橋梁型式及墩臺布設等優化設計,并通過落實主體和臨時工程的植被恢復措施,工程不會破壞區域的植被資源,工程的建設和運營對工程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能夠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2)鐵路邊界噪聲:近期,晝、夜間噪聲預測值分別為50.0~64.2dB(A)和43.4~57.6dB(A),晝夜間均可達標;遠期,晝、夜間噪聲預測值分別為51.2~65.4dB(A)和44.7~58.9dB(A),晝夜間均可達標。 敏感點噪聲:近期,預測近期晝、夜間分別為45.4~69.0dB(A)和42.0~63.3dB(A),對照相應標準限值,晝間5處敏感點超標0.5~6.7dB(A),夜間24處敏感點超標0.1~6.3dB(A);遠期,晝、夜間分別為45.7~69.5dB(A)和42.3~63.4dB(A),對照相應標準限值,晝間10處敏感點超標0.1~6.8dB(A),夜間56處敏感點超標0.1~6.3dB(A)。 (3)運營期,振動預測值晝間為62.7~78.9dB、夜間為62.7~78.9dB,對照《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 (GB10070-88)中“鐵路干線兩側”晝、夜80dB的標準要求,均可達標。 (4)沿線居民均采用有線電視或衛星天線收看電視,鐵路運營產生的電磁干擾不會對沿線居民收看電視產生明顯影響。 新建GSM-R基站以天線為中心、沿鐵路方向兩側各20m,垂直線路兩側各10m、豎直方向天線至向下6 m的區域可定為天線的超標區域(控制區),即超標區外輻射功率密度可滿足小于8μW/cm2,符合標準GB8702-2014 和HJ/T10.3-1996的要求。 (5)運營期,溫嶺西站、玉環站的糞便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滿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溫嶺站新增定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匯合其余污水就近排入既有污水管網。 (6)本工程運營采用電力動車組,無機車廢氣排放;各車站不設置鍋爐,無鍋爐廢氣排放。 (7)車站生活垃圾、旅客候車及乘車垃圾等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或清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垃圾堆放點,不產生二次污染。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預期效果 施工期主要環保措施:文明施工,使施工期環境影響降到最低。施工現場要設置硬質圍擋;施工現場灑水降塵。施工單位要加強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嚴格控制高噪聲設備的作業時間,避免夜間噪聲擾民。合理籌劃施工組織。盡量采用集中平行作業,縮短工期,減少干擾時間。對江廈省級森林公園、漩門灣國家級濕地公園等敏感區應強化相關環保措施并嚴格控制施工范圍。 運營期主要環保措施: 工程共設置3.055m高路基聲屏障113m,計345.215m2;2.30m高橋梁聲屏障11191.8m,計25741.14m2;隔聲窗12380m2。在采取噪聲防治措施后,沿線敏感目標可達標或不惡化。 GSM-R基站選址時應避免環評超標區域進入居民點范圍。 (3)運營期,溫嶺西站、玉環站的糞便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滿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溫嶺站新增定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匯合其余污水就近排入既有污水管網。 (4)生活垃圾、旅客候車及乘車垃圾等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或清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垃圾堆放點 (5)工程采取復墾、綠化等措施,對恢復、改善工程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將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五)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項目建成后將玉環市與長三角南翼的環杭州灣城市群緊密聯系起來,是促進溫臺城市群全面連接長三角南翼各大城市群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拓展了溫臺城市群與南京都市圈、皖江經濟帶快速聯系的腹地。本項目的建設對于臺州乃至溫州地區進一步全面快速融入長三角核心區,促進長三角核心區與沿線地區產業發展互動,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提升臺州及溫州地區對沿線經濟輻射和帶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工程建設雖然將會對所經區域的生態、聲、振動、水、電磁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但工程設計結合當地特點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及恢復措施以及污染控制措施。在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中,只要認真、全面落實環評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就可得到有效控制和減緩。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見的內容 征求意見的對象: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民、單位或團體。 征求意見的范圍:對工程環境影響和環保措施的意見,從環保角度對工程建設所持態度。 公示期限和公眾意見反饋途徑: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反饋意見,請務必留下您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便于回訪。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為自本公示信息在政務服務網發布起10個工作日。公眾可登錄http://www.t5y.cn查閱本項目環評簡本。公眾若需補充了解相關信息,請在公示期間向環評單位聯系索要。 (七)聯系方式 ①建設單位: 臺州市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聯系人:周工;電話:0576-88518903;地址:臺州市廣場西路1號建行臺州分行大樓裙房。 ②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興區康莊路9號研發樓A座503室;聯系人:戴工;電話:010-51010647;郵箱:t5yhgy@163.com ③審批部門: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電話:0571-28869067,傳真:0571-28869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