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
|||||||||||||||||||||||||||||||||||||||||||||||||||||||||||||||||||||||||||||||||||||||||||||||||||||||||||||||||||||||||||||||||||||||||||||||||||||||||||||||||||||||||||||||||||||||||||||||||||||||||||||||||||||||||||||||||||||||||||||||||||||||||||||||||||||||||||||||||||||||||||||||||||||||||||||||||||||||||||||||||||||||||||||||||||||||||||||||||||||||||||||||||||||||||||||||||||||||||||||||||||||||||||||||||||||||||||||||||||||||||||||||||||||||||||||||||||||||||||||||||||||||||||||||||||||||||||||||||||||||||||||||||||||||||||||||||||||||||||||||||||||||||||||||||||||||||||||||||||
|
|||||||||||||||||||||||||||||||||||||||||||||||||||||||||||||||||||||||||||||||||||||||||||||||||||||||||||||||||||||||||||||||||||||||||||||||||||||||||||||||||||||||||||||||||||||||||||||||||||||||||||||||||||||||||||||||||||||||||||||||||||||||||||||||||||||||||||||||||||||||||||||||||||||||||||||||||||||||||||||||||||||||||||||||||||||||||||||||||||||||||||||||||||||||||||||||||||||||||||||||||||||||||||||||||||||||||||||||||||||||||||||||||||||||||||||||||||||||||||||||||||||||||||||||||||||||||||||||||||||||||||||||||||||||||||||||||||||||||||||||||||||||||||||||||||||||||||||||||||
一、項目概要 項目名稱:新建金華至建德鐵路; 項目性質:新建項目; 項目地點:金華市金東區、金華市婺城區、金華市蘭溪市、杭州市建德市; 建設單位:金黃鐵路(金華至建德)建設籌備組; 項目基本情況: 本工程包括金建正線和金華至東孝段。線路正線長64.508km,金華至東孝段線路長8.277km。本工程施工總工期按3.5年安排,投資概算總額123.75億元。 金建正線為新建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km/h。線路滬昆線金華站引出,經婺城區、蘭溪市、建德市大洋鎮、梅城鎮后接入杭黃鐵路建德東站;金華至東孝段為國鐵I級120km/h標準,包括改建滬昆下行線6.666km、對滬昆上行線撥移2.036km、改建滬昆上行線1.611km。 金建鐵路共設車站4個。其中既有站2個(金華站、建德東站),新建車站2個(蘭溪東站、大洋站)。全線在蘭溪東站設綜合維修工區1處并預留動車存車場1處,在金華站設動車組存車場1處。全線共新建AT牽引變電所1座、分區所2座、AT所2座,區間另設警務用房2處。 正線路基長度8.91km,占線路總長13.8%。共設特大、大、中橋34座,橋梁長度34.24km,占線路總長度的53.1%;金華至東孝段路基長度8.28km,占線路總長100%。改建滬昆下行線新建框架橋3座。滬昆上行線撥移新建框架橋1座,接長框架橋1座。改建滬昆上行線新建框架涵1座。含金華東孝段在內,全線征收永久用地共3203.9畝,臨時用地共1544.4畝。本工程土石方共計393萬方,其中挖方246.3萬方,填方146.7萬方.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本工程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見表1、2。 表1 主要聲環境和大氣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1
表2 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2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①生態環境影響: 本工程DK56+000~DK56+600路段以橋梁穿越了兩江一湖風景名勝區二級保護區,穿越長度600m;DK55+700~DK56+000、DK56+600~DK61+700路段以橋梁、路基、隧道穿越外圍保護地帶,穿越長度5400m,其中橋梁長1582m,路基段長524m,隧道段長3294m。此外本工程因工程需要,在兩江一湖風景名勝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內(建德梅城鎮)設置了1處梁場;項目評價范圍內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蕎麥1處,距離橋位約91m。共有國家II級保護動物6種,鳥類5種,余下1種為虎紋蛙且現場調查未見。評價區內可能分布有12 種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以浙規選字第[2019]011號文批準了本工程全線項目選址。 通過嚴格控制工程用地范圍、優化施工布置、采取環境友好的施工工藝以及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管理,工程建設對穿越的重要生態敏感區影響有限;工程占地造成的帶狀地表植被的損失將對現有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由于損失的面積相對于整個區域來說是極少量的,而綠化又將彌補相當的生物量,因此工程破壞的植被不會對沿線生態系統物種的豐度和生態功能產生影響;項目施工揚塵、物料揮灑,會對周圍植物的生長帶來直接的影響。隨著施工的結束不再產生揚塵,情況會有所好轉。施工中須做好原材料和廢棄料的處理,運輸車輛盡量走固定路線,以將影響減到最小;施工期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不可避免,但只局限在施工區域,范圍較小。區域內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施工區的野生動物密度會明顯下降。因此施工中要對施工人員提出野生動物保護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本工程以橋隧為主,影響范圍狹窄,建設工期相對較短,運營期列車影響持續時間短,營運期對野生動物的阻隔作用影響輕微,也不會對野生保護動物產生影響。 ②水環境影響: 施工期影響主要來自建筑材料堆放、橋梁基礎開挖、鉆樁、混凝土澆注等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污廢水、施工機械沖洗產生的含油廢水和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等。隧道施工廢水、砼拌合系統沖洗廢水、施工機械沖洗廢水等均收集后通過相應處理后全部回用,不排入附近水環境,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涉水橋墩施工采取鉆孔灌注樁結合圍堰施工,在做好臨時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環境水體中的SS量得到大大的削減,作業所產生的懸浮物對水體的影響范圍將大幅削減,對水體水質影響不大;施工臨時生活設施一般情況下考慮租用當地民房解決,因此施工生活污水可納入各村莊現有的設施處理,無法納入的處理暫存后外運處理。對周圍水環境無影響。 營運期影響主要來自車站、段、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具備納管條件的均納入市政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無納管條件的大洋站處理后回用,1處變電所及2處區間警務用房的生活污水處理暫存后外運處理。本工程營運期對周圍水環境無影響。 ③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主要大氣污染物是施工揚塵和施工機械車輛廢氣等。揚塵和粉塵主要來源于材料的運輸和堆放、土石方的開挖和回填以及材料運輸產生的二次揚塵。通過采取灑水、綠化等措施,環境空氣影響較小。營運期動車采用電力牽引,車站不設置采暖鍋爐,不會對環境空氣產生影響。 ④聲環境影響:施工中的作業機械和運輸車輛等產生的噪聲會影響施工區周圍敏感目標;營運期主要為列車開行引起的噪聲對沿線敏感目標的影響,在18h運行時間內將導致部分敏感目標聲環境質量下降,同時金華市區部分敏感目標因本工程實施而聲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經預測,本工程營運期可滿足鐵路邊界噪聲限值要求。本工程聲環境敏感點分別位于4b、4a、3、2、1類聲環境功能區內,其中25處預測達標或基本達標,其余敏感點存在部分建筑、部分樓層、部分時段超標,須采取聲環境保護措施。 ⑤振動影響:預測年敏感目標振動預測值均能滿足《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中“鐵路干線兩側”晝、夜 80dB 的標準要求。 ⑥電磁影響:動車運行產生的電視信號干擾不會對沿線地區電視收視產生影響;220kV牽引變電所圍墻處工頻電場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均能達標。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預期效果 ①生態保護措施:嚴格控制施工主體工程作業面,減少高填、深挖路段,避免破壞周圍動植物生境;加強土石方調配,優化取、棄土(渣)場等臨時工程設置,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做好土地整治和生態恢復工作。采取相應水土流失保護措施減少施工期水土流失影響。穿越重要生態敏感區路段,通過優化設計降低不利影響,根據其保護要求采取相應生態保護措施。 ②水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加強對施工機械和施工人員的管理,施工廢水經預處理后回用或排放,生活污水設置臨時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營運期站、段、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管網或附近溝渠。 ③環境空氣保護措施:施工現場灑水抑塵,加強材料運輸、臨時堆放管理,加強施工設備的維修保養避免尾氣超標排放。 ④聲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優先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避免高噪聲作業在夜間施工,在施工場地設置臨時圍擋;對距離鐵路外軌中心線30m以內噪聲敏感建筑采取拆遷或功能置換措施;營運期對沿線噪聲超標敏感點設置聲屏障、隔聲窗等,采取措施后可滿足相應聲環境功能區要求,或敏感點室內晝、夜間聲級可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要求。 ⑤振動環境保護措施:文明施工,使施工期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五、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新建金華至建德鐵路是浙江省金、溫、麗、臺地區及我國東南沿海溝通中原腹地、華北及西部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也是長三角城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以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部分城際功能的客運專線鐵路。 本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減緩。工程滿足經濟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具有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協調統一性,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見的內容 征求意見的對象:主要為評價范圍內的居民、企事業單位。 征求意見的范圍:征求公眾對本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運營期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 ①設計、施工和運營期主要環境影響問題; ②采取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③對擬建項目的態度等。 七、公眾提出意見方式 在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編制過程中,公眾均可向建設單位提出與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通過向公示指定的建設單位地址發送信函、傳真等方式,發表對該項目建設在環境方面的意見和看法(請公眾在發表意見的同時盡量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建設單位將在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說明》中真實記錄公眾意見和建議,并將公眾的寶貴意見、建議向環評單位和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反映。 注:公眾請在意見或建議中留下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進行統計和反饋。 八、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金黃鐵路(金華至建德)建設籌備組 地址:浙江省金華市雙龍南街858號財富大廈24樓2431室 聯系電話:0579-82463657 2、環評單位: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余杭區聯創街199號3號樓 聯系電話:0571-87990428 3、環保審批部門: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聯系電話:0571-28903371 九、環評報告審批前公示 在報送環保主管部門審批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可在環評單位網站(http://www.zjshjkj.com/)進行公開查閱。 金黃鐵路(金華至建德)建設籌備組 2019年12月4日 附圖 新建金華至建德鐵路線位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