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藺草產業立足環境本底探索生態共富實踐 | ||||||||
|
||||||||
寧波鄞州立足良好生態環境本底,將傳統技藝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相結合,實現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高效轉化的生動實踐。 今年6月,寧波市鄞州區申報的藺草“千年草編老手藝 擘畫共富新圖景”成功入選省級“土特產富”全鏈發展優質優價典型案例。 一是提升藺草品質,筑牢生態根基。農業專家團隊深入篩選、傳承、培育出適應海曙獨特水土與氣候的藺草良種,確保纖維長度達1.4—1.5米標準,兼具優良吸濕性與耐磨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鄞州區藺草種植面積達1.75萬畝,不僅成為特色經濟作物,更形成了一道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區域小氣候的獨特濕地生態景觀,是生態產品供給的重要載體。 二是創新保險制度,護航生態產業。針對藺草易受天氣影響(倒伏、霉變)的特性,創新推出藺草收割期降雨指數保險。全區共投保藺草面積3029畝,覆蓋古林、集士港、橫街、洞橋、石碶等鎮街,年內理賠37萬元惠及8家合作社。該保險制度有效降低了自然風險對藺草種植這一生態友好型產業的影響,增強了農戶抵御災害的能力,穩定了藺草原料供應鏈,保障了生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戶收益,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風險保障機制。 三是調整產品結構,引領綠色消費。緊抓市場動態與時代潮流,大力開發符合現代生活美學與環保理念的新產品,助力藺草產品“出海”。如東方席業聘請外國專家,創新研發由六宮格、九宮格提花席拼接縫制而成的地毯式“榻榻米”,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美學及空間功能需求完美結合;黃古林工藝品有限公司積極融入竹、藤、皮、木漿纖維等多種天然、可再生或可降解原料,開發出仿草制品、草竹混編制品等10個系列100多個新品。今年全區已實現藺草產品銷售額約12億元。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