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浙江成為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主賓省 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 | ||||||||
|
||||||||
7月5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貴陽開幕,這是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今年,浙江首次成為該論壇的主賓省,于5日至6日舉辦“詩畫江南 活力浙江——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展覽。 省生態環境廳生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浙江多年來在綠色轉型中化解“成長的煩惱”,不斷探索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高效利用、環境持續改善、城鄉均衡和諧的發展之路,展覽正是以浙江生動實踐展現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力量。 本次展覽分為“護美綠水青山”和“做大金山銀山”兩個單元。走進展廳,實物展柜最先引人矚目,《關于對浙江生態省建設成果進行認定的復函》展示了浙江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省的成果;一座獎杯、一棵梭梭樹模型、一張獲獎證書,象征著浙江“千萬工程”、螞蟻森林項目、“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分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的歷程,也代表了全民環保的共識和機制創新的活力。 圖表顯示,20年來,浙江深入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三大“保衛戰”,地表水省控以上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由2005年的49.8%提高到2024年的98.6%,設區市城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61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6.1微克/立方米;全面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率從2005年的87.50%躍升至2024年的93.32%。展覽還講述了一段浙黔“綠色情緣”。2018年以來,浙江安吉縣累計向貴州普安縣、沿河縣、雷山縣捐贈“白葉1號”茶苗2295萬株,種植面積達5200余畝。截至2024年,受捐地白茶年產值超3107萬元,帶動1.4萬余人增收。“我留意到有一張安吉專家指導貴州茶農種植技術的照片,希望兩地在生態農文旅方面多多交流經驗。”在現場參觀的貴州觀眾王女士說。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